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公开信息内容
华州区开启“三变”改革的破冰之旅 华州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走笔
索引号: 610521XXB2017-1011024 公开目录: 规划计划 发布日期: 2017年10月11日
主题词: 发布机构: 信息办 文    号:
 

新民小镇51户村民代表全社区517户村民领取农村集体财产股权证

编者按

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大举措。为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,保护农民集体资产权益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》。在这场改革大潮中,华州区奋勇当先,创新完成了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、土地确权、农村产权交易工作,为全面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,积累了宝贵经验。2017年5月华州区被授予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(区),是全国100个试点县之一,全省仅有2家。

一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大潮在华州区悄然涌动。从6月开始的这场改革,已被越来越多的村民和村干部所接受,并取得了初步成果。坚持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、耕地红线不突破、农民利益不受损,把“资源变股权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民”,华州铿锵开启了农村“三变”改革的破冰之旅。

作为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,华州在深刻领会国家顶层设计的前提下,实践中坚持问题导向,大胆创新,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,取得了较好的成效。先后获得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先进单位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、陕西省农民合作社建设示范县、农校对接示范县和高校蔬菜供应基地等荣誉称号,2015年被确定为“陕西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县”,2017年被确定为“全国新农直报平台试点区”、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。

改革激起“一池春水”,中省市农业部门领导纷纷关注,调研指导。省内外180多家单位、8000余人先后来华州交流学习。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在华州召开,省市领导对华州“三变”改革给予充分肯定,要求华州全面推进工作,为全省改革创造经验。

全市首批农村集体产权股民华州诞生

9月23日上午,阳光明媚,华州区杏林镇新民小镇(朝阳社区)一片热烈祥和。新民小镇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揭牌及股权证发放仪式在这里举行,51名股东代表领到了大红烫金的集体财产股权证,标志着该社区517户村民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由村民到股民的转身,这也是迄今为止全省为数不多的拥有农村集体产权的股民。

这一天,对新民小镇的村民来说,是一个应该载入史册的日子,他们从此成为新民小镇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东,永远享有集体产权利益“蛋糕”!

近年来,华州区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,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硕果累累——在全省率先创新推行农村集体“三资”委托代理服务,并实行电算化结算,让“三资”在阳光下运行,被农业部授予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示范县;土地确权“快”“细”“实”,在全市一路领跑,走在全省前列,创造出宝贵的经验;全市首家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,开创了全省农村产权交易的先河。发布土地供求信息65期次,组织土地流转交易63宗,流转土地面积11700亩,合同交易金额936万元,协调金融机构发放“农权贷”810笔5100万元,破解了农户贷款缺乏抵押担保物的困境,有效解决了贷款难、贷款贵的问题。

如今,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。

省委农工办领导评价说:“华州区严格按照产改要求抓改革,程序、规范、发展一丝不苟,是改革的典范。”

省农业厅有关专家说:“华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扎实细致、亮点突出、成效显著。”

省农业厅总农艺师宁殿林希望,华州坚持把握好原则,把控好政策,做好各环节的工作,创出“华州模式”,做出全省样板、全国的表率。

华州人表示,将以此次揭牌和股权证发放为契机,继续深化改革,让农村集体经济“火”起来,让广大农民富起来。

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悄然涌动

华州区作为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,区委、区政府高度重视,成立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,区委书记和区长任组长,区委副书记和分管农业的常委副区长为副组长,29个相关部门为成员,统筹指导全盘工作;明确了区委常委包抓、29个成员单位参与的联镇(办)包村制度。多次召开常委会,专题研究部署工作;先后多次召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动员会、培训及推进会,并对成员单位负责人和镇(办)党委书记和镇长(主任)进行专题培训。

区农业局积极部署,有序推进,各镇办迅速响应,全区上下掀起一片改革热潮。利用广播、黑板报、宣传册、村务公开栏、致广大人民一封信等形式,大力宣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,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改革的热情。印发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》、三权分置相关政策问答等宣传单50000余份,在村民集中居住区和人口密集地宣传;组建宣讲团,下镇入村进行培训。先后制定了《关于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》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暂行办法》《资产股权量化暂行办法》等相关八个文件,确定工作流程产权制度改革、三资清理、成员身份界定等工作流程,设计制作配套表格20多种。组织试点村组干部先后赴榆林市榆阳区赵家卯、贵州省六盘水市、铜川市耀州区城内村等地学习先进经验,拓宽视野。

农经局局长毕英萍一马当先,即便感冒高烧,也毫不迟疑;带领工作人员入户走访,召开村务会、党员会、村民小组长座谈会、村民代表会等,广泛收集意见;建立改革工作微信群,随时学习交流。

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主体是村民,群众理解和配合是改革成功的前提和基础。华州农经人不辞辛苦,加强培训宣导。

“清理核查集体资产,将资源变资本,进行量化,每一个村民将成为集体资产的股东,实行股份制,所有股民到时按股分红。”

“股权实行‘静态管理,户内继承’。也就是说,股权分配若干年不变,但本户内新老人员可以替补。”

9月13日下午,金堆镇金新社区的50多名村民汇聚村委会会议室,聚精会神地听华州区农经局局长毕英萍讲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。刚一散会,几个村民就急不可待地聊起来:“就是,有些东西看着没用,其实是没把它当回事。如果开发利用的话,可不就是一笔资产嘛!”

按照“试点先行,稳妥推进”的工作思路,经过摸排,选定基础好、群众意愿强烈的为整镇推进试点镇。在全区选取27个试点村优先开展,并结合产业扶贫项目在58个贫困村开展以“三变”为抓手的产改工作。

经过农业部门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宣讲,村民们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认识渐渐清晰,由麻木到配合,进而积极参与。目前,全区此项工作全面铺开,整体推进。各试点村已进入股权量化阶段,陆续颁证,新民小镇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已经挂牌。

让户户有资本,家家成股东,年年都分红

华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各有千秋,但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。

壮大集体经济抱团脱贫攻坚

9月23日,新民小镇贫困户刘天喜作为股东代表领到了股权证书。手持股权证,他很高兴:“拿上这个,我不觉得自己是个贫困户!我有股权,以后会经常分红的!”

是的,这个红本不仅仅表示他以后可以分红,而且在此之前的7月1日,他就已经有了第一次分红,那是村集体惠民超市的赢利。

提起第一次分红,刘天喜乐了:“我没掏一分钱,是扶贫金入股的,很快就分钱了,分了300元!”

和他一起分红的,还有其他114户贫困户和18户村民。当时整合扶贫资金23万元作为115户贫困户入股,社区其他18户村民集资17万元入股,起步投资400万元建起惠民超市。营运半年时间,每户分红300元。

走进社区超市,只见200多平方米的地方摆得满满当当,有日化、蔬菜、水果、日杂、劳保、食品类等,经营单品达1600多个。

“生意还可以,不仅社区居民消费,也吸引了附近李庄、梓里、三溪各村的村民。”超市经理严新民说,通过竞标,超市还争取到华州区蛋奶工程项目,9月1日已开始供货。无疑,股民们不久又可以分红了!

新民小镇是秦岭北麓四个村移民搬迁合并而成的新型社区,是这次改革的试点社区。按照“搬得出、住得稳、能致富”的思路,通过这次改革,开拓新路径,抓好村集体合作组织的经营运行。

新民小镇除了集资成立惠民超市,还采取“党建+”集体经济合作组织“+三变”模式,在石堤峪建立生态养殖基地,发展山区原生态养殖。同时又利用废弃的学校修建圈舍,为47户贫困户免费提供良种猪仔,由村养殖能手集中养殖,预计年底分红5000余元。

该社区通过4个月时间的改革,完成了清产核资、折股量化、成员界定等工作,选举产生51名股东代表,盘活了沉睡的资源,建起惠民超市、生态猪养殖基地、农村电商,把农村资源变为合作社资产,让1895名村民成为了股民。

社区主任许亚军表示:“产权制度改革很好!我们搬出来后,山里的地、学校旧址等都闲置着,改革中清算核资后重新利用。利用山区自然条件办民俗,还可卖干杂果、土蜂蜜、土鸡蛋等土特产。”

“这次通过改革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,搞这些开发和经营就名正言顺、有底气了,也能去贷款了!”他特别补充道。

据悉,改革中,新民小镇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理事会等相应机构一并成立,村上形成党支部、村委会、经济股份合作社等三驾马车格局,党支部主抓党建,村委会抓村级事务和公共服务工作,股份经济合作社抓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。

农村集体产权改革,壮大了新民小镇集体经济,村民们抱团攻坚,将快速实现脱贫。

快刀斩乱麻让集体经济的“马车”飞驰

华州街道办城内村马北组地处华州老城区商业聚居区,辖区全区最繁华的商业街——华州商城商铺密集,人流量大,是华州城市物流中心和商业消费中心。改组经营性资产年收入360余万元,资源性资产69.74亩,固定资产1460余万元,属于全区高收入村组。

然而,就是这样一个富裕组,2015年到现在,村民没分一分钱。2015年过年,每户2万元,还是从组里借的。

“800多万元在银行里放着不能动!”马北组组长毋尚利一脸无奈,“没办法,没法分,每次分钱都吵架!”

据悉,随着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,户口本在外的一些人纷纷把户口迁回来,要求参与分红,造成许多矛盾,矛盾越来越多。

“该分不该分的都争,嫁出去的女子也把户口留在组上,有孩子了又把孩子的户口上在这里,都盯着分钱哩!”毋尚利说,“即便制定的分配方案同意票达到87%,也还是分不成!”

集体经济的“大蛋糕”成了矛盾纷争的焦点,剪不断,理还乱。

马北组的情况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。经过调查研究,决定迎难而上,解剖麻雀。

集体资产、分红对马北组的人来说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,也是非常敏感的话题。她亲自去宣讲,深入浅出,循循善诱,村民都希望快点解决分红问题。

6月28日,马北组村民代表大会选举如期举行。会场火药味十足,只得暂时休会。“一次不行两次,两次不行三次,必须选出代表。”农经局干部信心满满。经过耐心劝导和认真研究,终于说服村民和干部,秘密投票选举。为保证公平公正,这一过程,全程摄像。

村民代表终于选出来了!毕英萍和代表一一交谈,做思想工作。又亲自带着他们去铜川市耀州区北街参观学习。这趟学习对大家触动很大,曾提意见的不像之前反应激烈,有的代表对村经济发展还进行积极的思考。

村民代表王秀芳的丈夫是公务员,在被取消分红资格之列。她说:“产权改革进行人员界定,很好!人都要理智哩,不能光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。”

村民代表王德信说:“近年市场不景气,虽说是大气候影响,但是我们不能放任自流,而要加强管理,改进或扩大,达到可持续发展。”

目前该组已完成资产核准,进入人员界定阶段。“这是第三轮公示,上面这95人的相关信息,村民有争议,所以需要他们提供证明资料。”毋尚利说,比如是临时工就要提供临时用工合同证明,改革小组进一步核实界定。

对于马北组来说,产权制度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解决谁都来“吃蛋糕”的问题。

“这次改革很有必要,可以解决多年的矛盾,利于组上和谐发展。”毋尚利说,“我再不用为这得罪人了!该分不该分有政策在这里,如果分不到,那也不是我不给你分。”

马北组多年的分红乱麻,将在这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彻底理清!

昔日“烂泥滩”今日“黄金湾”

“03·8”给华州人留下挥之不去的梦魇,也给渭南人留下涂抹不掉的记忆……

因为洪水时常肆虐,多年来渭河滩如同“烂泥滩”,不被人看好。渭河沿岸的柳枝镇毕新社区,就有1000多亩这样的“烂泥滩”。然而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,这个“烂泥滩”正逐渐向“黄金湾”演变。

对于毕新社区,觉得没有钱改革没有多大意义。调研中发现沿河有1000多亩地,多年来基本撂荒。于是在产权制度改革清资核查中,盘活了这些资源,把这些地整合后重新发包出去,每亩600元,一次收入60多万元。

客商黄先生有莲藕种植经验,将这片地种植莲藕。计划利用自然资源,引渭河水浇灌。然而,河滩地没有路,浇灌也需要环形渠。资金从何而来?

于是,社区党支部、村干部带头,连同其他村民共30多人,你2万元、我1万元、他5000元,累计集资30多万元,全部入股,修成U形渠,解决了引水问题。

与此同时,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,年底贫困户保底每人分1000元。田间雇工优先贫困户,每小时10元,300人每人每天收入80元。

产权制度改革,就要开发自然资源,包括对自然风光的有效利用,使它变成资产,为股民创收。

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。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

奔流不息的渭河,一望无垠的荷池美景,吸引了远近的群众纷纷休闲纳凉、游玩。

针对这一景象,毕新社区规划建设渭北生态观光示范园。计划在莲池周边种植600多亩山药,又从村民手里流转380亩地种植芦笋。目前苗子已经育好,主要交由贫困户种植,也有其他农户参与种植。

园区安装了音乐喷泉,来的人更多了。受此启发,计划建设停车场、游乐园,跑马场。

“年后种些水稻、油菜。还有文化娱乐、垂钓以及夜市。”社区支书秦志坚说,“这样一年四季都有美景观赏,都有娱乐游玩。”他说,只要现在解决了投入资金问题,将来钱就不是个问题。

“盘活了这些资源,就可以抵押贷款,解决资金瓶颈,从而进一步发展。”华州区农业局长杨志荣提醒道。

产权改革,盘活了滩涂,进而激活了集体经济一盘棋!仿佛看到,昔日“烂泥滩”正在一步步变成今日“黄金湾”。

经验和启示

华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,经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拼搏,摸索出了一套切合实际、具体管用的办法,取得了较好的成效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,也得到了有益的启示。

一是领导重视是搞好工作的前提。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,得益于区委、区政府的坚强领导,以及成员单位的通力配合。二是队伍建设是开展工作的关键。全区上下造就了一支政治可靠、工作有力、作风过硬、群众信赖的农经干部队伍,确保了工作高效规范运行。三是建章立制是推进工作的保证。坚持用制度管权、管事、管人,使农村集体资金、资产、资源管用分离,实现了农村源头治乱。四是群众支持是取得实效的基础。只有让村民参与农村改革,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,保障群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,充分取得群众信任支持,才能做好农村工作。

华州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初步成功,同时得益于强化六个方面的举措,注重解决好六个“改”的问题。

一是强化组织领导,解决好“谁来改”的问题。专门的组织机构,党政主要领导直接指导,多次常委会研究,两名县委常委统筹领导,区委常委包联,培训会、推进会、观摩会,环环相扣,为推动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牵引力。

二是强化宣传教育,解决好“愿不愿改”的问题。这项改革说到底就是一项群众工作,教育、发动,让群众支持、参与,华州农业人花费了不小气力。除了各种形式营造氛围,通过组建专家团下乡培训、入户走访、召开各种会议进行教育引导,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同时加强沟通,发挥政策和信息的最大功效。

三是强化制度建设,解决好“能不能改”的问题。改革是探索新路,哪些领域能改,哪些不能改,改到什么程度,都必须有章可循,有理有据。该区牢固树立法制思维,学深吃透中央文件精神,并相应制定了各种具体《办法》、流程、步骤和细节,形成了完整闭合的制度链条,确保改革方向正确,快速、持续、顺利。

四是强化示范引领,解决好“会不会改”的问题。农村集体产权改革量大面广,加之情况不一,有的放矢、分类实施尤为重要。他们从基础好的试点突破,积累经验进而推广,抓点带面迅速推动。

五是强化保证要素,解决“好不好改”的问题。人和钱是制约改革的两大因素。对此,华州保障经费,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,想尽一切办法力保改革工作经费。同时加强力量,搭建服务平台。此外严格督办,建立严格的考评和督导机制,为改革稳步推进保驾护航。

六是强化为民取向,解决好“改得好不好”的问题。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,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。产权交易中心以及先进、齐备的设施、功能,土地流转、抵押贷款解决资金难题,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,促进农业增收,带动农民致富。

华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,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步伐稳健,在全市开了先河,也为全省树立了样板,将有力助推脱贫攻坚,也必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壮大,农民收入稳步增加,农村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

       

陕西省det365娱乐官网主办(0913-4725111)   华州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承办
邮编:714100 电子邮箱:hxxxb@huaxian.gov.cn 陕ICP备16004253号
陕公网安备 61052102000124号   网站标识码:6105210001